村内的文化广场上,老少齐聚,观看着“星火演出队带来的精彩文艺节目”;文明“十百千”活动中,大家共同聆听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大街小巷,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蓝马甲进村入户,“点单派单”式志愿服务温暖着百姓的心……
年,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不断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使一批文明实践工作品牌在乡村相继树立起来,形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阵地、有作为、有特色”的三有目标。
文明实践有阵地
自怀柔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挂牌成立以来,全镇就明确了“固定场所、专人管理、活动丰富、主题鲜明、制度规范”等管理要求。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不仅在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设置学习角,对余块破损、褪色、过期的宣传内容进行及时更新,而且还对站所内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进行了完善,配备了药箱、雨伞、轮椅、针线包、花镜等便民设施和工具。其中,东四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已经成为区级示范性站点,建成了集文化展示、文艺体验和开展群众性活动于一体的乡村文化阵地。
“我们现在特别爱去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房子装修的又大又敞亮,还有专人管理,设备也都是新的,唱歌、跳舞、下棋什么都有,搞个活动可方便了!”王化村高大姐高兴地说。
参加活动有登记
小赵是一名企业运营人员,也是怀柔镇大中富乐村文明劝导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通过多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年,他的“文明存折”积分已经达到多分,对此他自豪地说,“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不仅是为了拿积分,更是为了自己热爱的这片土地,为了身边的父老乡亲,为了建设好美丽幸福的家园。”
自怀柔镇“文明储蓄银行”志愿服务积分回馈活动建立完善志愿服务机制以来,吸引了不少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志愿服务内容涵盖环境整治、文明劝导、扶困助残等10种活动类型,镇里要求各村居结合实际,由专人负责将志愿者的服务情况记录在积分本上,按照每开展服务一小时记1分的方法进行累加,年底进行积分回馈兑换。经过一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志愿者积分制度收到了良好成效,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
截至年年底,全镇共有治安巡逻、文明劝导、科普文化等各类在册志愿者0余名,志愿者小分队30多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次,服务总时长超过0小时,为倡导良好社会风尚、传播文明乡风奠定了坚实基础。
志愿服务有效益
80岁的大屯村村民胡大爷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身边只有老伴照顾,儿女们由于忙工作,回村探望的时间不多。平常生活上吃饭洗衣老伴还能应付,可让老伴最发愁的是老人的理发问题。为方便60岁以上的老人理发,大屯村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系统平台请来了志愿者陈鹏,成立了一个小小理发店,每月坚持登门入户为村里的老人义务理发。截止年年底,已服务老人超千人次。“自从阿鹏来到村里,我这理发终于不用老伴操心了。”胡大爷激动地说。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系统平台,怀柔镇积极打造“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实现按需供给、按单配“菜”。贴心的便民服务,文明“十百千”工程、“我们的节日”、星火团队送戏下乡等系列品牌活动,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撒着文明新风,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着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带来的实惠和乐趣。(作者:通讯员魏明俊张宇文/图)
内容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排版:毛阳慧
点击“在看”,传播共享怀柔文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