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至29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少年宫承办,IDEAC戏剧教育应用与合作大会秘书处、北京市教育考试命题阅卷服务中心协办的“筑梦新时代,阳光下成长”北京市第二十五届学生艺术节夏令营成功举办,为来自16个区和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燕山地区的近百名师生带来一次热烈难忘的戏剧艺术之旅。此次夏令营以爱国主义教育和艺术综合能力提升为核心,以教育戏剧为特色,演绎党史故事,通过精彩的剧目展演为党的二十大献礼,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强国精神。
到达营地后,师生按照防疫规定,进行扫码登记签到,提交疫情防控承诺书,确保为期五天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开营仪式上,夏令营学生代表接过老师授予的营旗,并将营旗在舞台上挥舞,夏令营正式拉开帷幕。
开营式后,戏剧老师引导各组营员进行了有趣的破冰活动,在老师创设情境中,同学们彼此从陌生到熟悉再到默契。与此同时,戏剧的魅力与魔力在孩子们的心中逐渐生根发芽。
开营当晚的才艺展演环节,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抓紧排练,仅仅利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走台、彩排等过程。炎炎的夏日没有磨灭孩子们的热情,这个难忘的夏日夜晚,来自各区的多才多艺的同学们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才艺晚会。
闭营仪式上,北京市少年宫秦蕾主任向所有营员们表达了结营祝贺,并与北京市教育考试命题阅卷服务中心冯伟主任,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标修订戏剧组组长、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麻文琦教授,IDEAC戏剧教育应用与合作大会执行秘书长吴辉共同为营员代表颁发结营证书和优秀营员奖品。
本次夏令营是北京市学生艺术节的品牌项目,也是自新冠疫情两年多以来北京市教委启动的第一个重点营地活动,具有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内容丰富、以任务为导向等特点。营员们通过破冰训练、互动游戏体验、语言艺术表演体验、创意表达讲座、优秀剧目赏析、剧本创编、戏剧海报制作、剧目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在共同思考讨论与配合创作中一起走进戏剧的世界,感受戏剧的魅力与美妙。五天的营地活动紧紧围绕“筑梦新时代,阳光下成长”这一主题,特别邀请了在戏剧教学、学生剧本创编及舞台表演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师资力量,精心设计了教育戏剧课程和营地活动内容,并开展了营地戏剧教学工作。
营员们分为三个剧组,在老师的带领下穿越历史时空,去往历史事件现场,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故事。同时,三个剧组各自领到相应的戏剧创编任务,负责演绎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最终,所有剧组的戏剧片段在一起展演,共同重现我党“红船会议”的历史时刻,在红色故事中重温历史、致敬革命先辈。这样的营地活动,不仅使孩子们享受到了戏剧的美妙和创作的乐趣,还提升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创意思维、艺术素养等综合能力,在孩子们心中厚植爱国主义的情怀和担当。
经过五天的紧张学习和排练,同学们将自己对革命故事的理解、认知和感悟,以及文化艺术方面的奇思妙想融入到剧目创意中,和老师们一起创作并演出独属于他们的原创剧目——《黎明中的红船》。
剧目开篇,讲述的是在国际会议上第一位据理力争的中国代表顾维钧,代表中国代表团毅然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而且向世界发出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怒吼,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同学们精彩的表演,使在场的所有师生都感受着旧中国“弱国无外交”的耻辱,也迅速地带动起全场的气氛。
接下来的故事场景转换到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年的上海大电影院外,现场目睹中国小报童被洋人随意杀害的李大钊,越发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行之有效的真理,开始积极地推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故事来到第三幕,当年13位会议代表历经生死攸关的重重考验,在浙江嘉兴南湖上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深情低唱《国际歌》时,全场气氛越来越高涨而浓烈。剧目尾声,小演员们朗声喊出“百年红船,初心不变”,虽稚嫩但坚定又铿锵的声音响彻全场,在座的老师和观看直播的许多观众,纷纷落下感动的热泪。
演出结束后,麻文琦教授对营员们精彩的戏剧创意和饱满的舞台演出状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麻教授认为,孩子们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就能完成一场成功的、完满的演出,是非常不可思议和了不起的。而最让麻教授认可并为之称赞的是通过这次夏令营活动和这次演出,孩子们不仅学重温了历史,还在学习中传承了宝贵的红色精神;不仅接触和了解了戏剧,在戏剧活动中提高艺术审美能力,还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结交朋友、形成团队合作精神,这在孩子的生命成长中是最有意义的。
闭营式大合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