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吴凯)11月11日,怀柔区委书记、怀柔科学城党工委书记戴彬彬围绕“‘三城一区’合作、产业协同发展”率队到经开区调研考察。工委书记王少峰一同调研,管委会主任梁胜与考察团会谈。
戴彬彬一行先后来到经开区区史馆、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小米智能工厂,深入了解经开区建设历程和智能制造的落地应用情况,实地考察高精尖产业发展情况。
座谈会上,双方各自介绍了发展现状,并就两区协同联动发展和“十四五”规划编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戴彬彬表示,“改革”和“开放”始终贯穿在经开区发展的每一阶段,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和新城发展成果对怀柔科学城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两区要强化协同发展渠道,搭建产业合作平台,站在全市角度高位布局“三城一区”科技创新发展新形态,推动协同联动发展取得实效,共同谋划“十四五”发展大计。
王少峰代表工委、管委会对怀柔区考察团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经开区正处于“十四五”转型发展的关键期,要紧密加强与怀柔科学城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围绕贯彻国家战略、完善创新生态、促进产城融合、加快区域协调与怀柔一起共同推进“三城一区”联络线建设,谋划好“十四五”发展新格局。
北京经开区工委副书记张继红、管委会副主任张广,怀柔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彭利锋,怀柔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伍建民,怀柔区委常委、副区长郭文杰参加调研考察活动。
王少峰到社会保险保障中心调研时强调以创新力度保障民生温度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吴凯)11月12日上午,工委书记王少峰带队,围绕“持续深化改革,加快再造流程提升效能”主题到社会保险保障中心调研,推进年度重点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探索公共服务新模式、提升平台整合能力,推动亦庄新城“十四五”时期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效。管委会副主任袁立洪一同调研。
座谈会上,社会保险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汇报了推动改革、破解制约、化解风险、促进发展、惠及民生的积极探索和有效做法。与会人员围绕主题发言,并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建议。
王少峰对社会保险保障中心机构改革以来,在业务整合、流程优化、制度规范上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并就新时期做好社会保险保障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要加快谋划“十四五”期间工作,主动对标五中全会对新发展阶段社会保险保障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探索社会保险保障工作新模式,构建民生保障工程安全网,发挥社会保障在亦庄新城经济建设中的“加速器”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要立足经开区实际和特色,发挥大数据平台优势,探索让社保大数据为亦庄智慧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服务的新方式,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要加快区域性公益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用好家园中心品牌,形成覆盖社区、园区的区域性服务网络,将服务民生落到实处。要加强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社会保险保障工作严密安全,稳步向前。要加强党建引领,重视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能打胜仗的复合型经济人才,为亦庄新城下一个五年发展注入蓬勃的活力。
经开区召开第26次主任办公会研究人才、创新资金奖励等事项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吴凯)11月11日,管委会主任梁胜主持召开北京经开区年第26次主任办公会,研究人才、创新资金奖励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相关事项。
会议研究审议了《“新创工程”领军人才政策相关兑现工作》的请示。会议指出,人才是经开区创新发展的根本,经开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付出。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各方资源,整合一系列经开区人才政策,扎实推进“人才强区”战略,确保每一项政策都是落实落细。要注重人才政策的导向性,针对四大主导产业引进急需的人才,通过人才政策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要加大对特殊贡献人才的奖励力度,做好人才的全方位服务,让更多好项目在经开区转化落地。
会议研究审议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年度第二批投资方案的请示》。会议要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旨在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要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企业家创新,让创新创业成为社会风尚。经开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要做好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帮助,并做好资金监管,确保在使用资金时能合法合规,用到实处。
会议研究审议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会议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意见建议,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内涵建设为核心,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推动建立体系健全、权责清晰、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要树立全周期城市健康理念,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求我们务必及时搭建应急处置体系,有能力应对每一次公共卫生事件,打造健康新城。
会议还审议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