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文化论坛大咖云集,张艺谋于

9月14日上午,北京文化论坛盛大开幕。围绕着“传承·创新·互鉴”的永久主题和“传承优秀文化促进交流合作”为年度主题,嘉宾带来精彩分享——著名导演张艺谋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是灵感之源、创意之根北京是世界首个也是唯一的“双奥之城”,作为两届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一直践行着对“文化传承创新”这一永恒课题的思考。从北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从年到年,“我们的人民愈发自信,文化愈发繁荣,无论是夏奥的雄浑壮烈,还是冬奥的辽阔空灵,都是对中国的文化表达。这是因为我们始终把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作为灵感之源、创意之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一次次惊艳世界。“我们在特征鲜明的精神标识上做文章,每一次我们的创意都力求更深入的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张艺谋举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竹简、纸张、日晷、活字印刷术、京剧等文化符号让年中华文明跃然而出,让世界看到了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24节气倒计时彰显中华文明的时间智慧,激光打破坚冰雕刻五环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破冰”的概念,主火炬的“微火”饱含“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中国式留白之美……飞速发展的科技进一步为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添上了翅膀。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很多节目都用到了地屏,但黑屏故障一度困扰着主创团队;年,在航天发展技术控制等顶尖技术的保障下,北京冬奥会在“鸟巢”点亮了世界上最大的地屏。闭幕式上,《送别》的旋律响起,地屏配合演员行走路径发出点点光芒,与他们手中发光的柳条彼此呼应,诗意美丽的“惜别”氛围,是张艺谋相当难忘的瞬间,这让他由衷感慨,“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不断的创新思路、技术和方式,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发展,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让中国精神具象化。”与此同时,“我们在文化传承的人民立场上做文章,文化创新只有聚焦人的需求和发展,才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张艺谋说。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众星云集;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把舞台交给群众:暖场环节,位普通群众用广场舞跳出了中国人最饱满的热情;40多名山区孩子用希腊语大声唱出奥林匹克会歌……“我听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收视率超越了以往任何一届冬奥会,这是人民参与文化创造的巨大力量。”身处当今的时代背景和世界格局,中国人的胸怀从过去更多讲述“我”升华到现在的“我们”,“中国人用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态度,向世界贡献中国力量和智慧。当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自己与各国人民命运与共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行动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系统性的智慧。”张艺谋说,正如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片片小雪花汇成一朵大雪花、闭幕式上无数丝带交织成一个中国结一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谐的国际大家庭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著名演员于和伟通过文艺作品与年轻人交流和共情“北京文化论坛让世界各地的文化可以在一起展示和交流,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北京文化论坛嘉宾、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于和伟说,他在今年的论坛上听到好几个国家文化部部长的发言,充分感受到北京文化论坛的国际性。在他看来,文化交流意义重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一定要让更多人了解,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我们能够输出什么样的价值、我们传达什么样的思想。”作为文艺工作者,于和伟觉得自己肩上的任务和责任,就是要多出好作品,为文化繁荣做贡献。年,于和伟主演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大获成功,带领观众走进那个风云激荡、英雄辈出的时代。“像《觉醒年代》这样的作品被观众喜欢,尤其得到年轻观众认可,我特别开心,也觉得自豪。”他说,剧中的北大红楼、箭杆胡同等地,后来成为许多观众慕名而来的打卡地,这让他感受到文艺作品的力量。后来,于和伟还为北京市东城区拍摄了“党史游学地图”宣传片。“我觉得年轻人需要了解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事迹,我们开心可以通过文艺作品找到一种跟年轻人交流和共情的方式。”今年暑期档中国电影市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这也让于和伟大受鼓舞。“今年观众纷纷走进电影院,国产电影不仅取得了高票房,还收获了不错的口碑,这太让人欣喜了。”他觉得未来还会涌现出更多好作品,市场会更好。于和伟主演的电影《坚如磐石》将于今年国庆档上映,他也希望大家能多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842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