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三届雁栖人才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三届雁栖人才论坛举办。怀柔区供图中新网北京新闻11月20日电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题推介,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主旨演讲,青年英才分享奋斗故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揭牌……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三届雁栖人才论坛日前举办,以“筑科学之城聚天下英才”为主题,邀请领军科学家、企业家和知名专家学者、青年英才等,共话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培养,共同助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主论坛上,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领军型企业国内外人才代表,聚焦科技创新前沿和人才生态体系构建等问题展开对话研讨。“目前已有20家科研院所落地怀柔,随着一批科学设施平台建成投用,下一步还将有更多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进驻,怀柔科学城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活力,成为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璀璨舞台。”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聂常虹在专题推介环节表示,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始终把怀柔科学城作为履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加快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主战场。主旨演讲环节,4位专家人才从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不同视角,探讨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路径,为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建言献策。意大利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研究员SergioCecotti,以深入浅出方式解读国际一流基础研究人才的发掘培养,提出尽可能在人才年幼时发掘有潜力的人才,通过最好的教授开展专业教育培养,使他们能够专注于科学、真正感知科学与科学家的魅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总指挥潘卫民,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一流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介绍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建设实践中,锻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有国际影响的一流人才和青年科技骨干的有关情况。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怀柔实验室燃料电池专项负责人李建秋,结合自身科研工作经历,分享了在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转型和怀柔实验室人才团队建设方面的探索情况,就培养青年人才这一科技创新“源头活水”提出真知灼见。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总工程师杜兵,立足解决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和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集团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详尽介绍,表示今后将继续以工业母机、工业软件为人才培养重点方向,依托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怀柔科技创新基地,在怀培养储备更多卓越工程师,锻造一支与科学城共同成长的卓越工程师队伍。领军青年分享逐梦心得,共担科技创新使命。本届论坛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817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