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是直通车
不容小觑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内一景国是直通车汪俐辰摄
“北京今年天更蓝了”“家里的空气净化器都快闲置了”……这个冬天,雾霾并没有像前些年那样频繁来袭。
年即将结束。在过去的11个月里,北京累计优良天数达天。
不仅北京,这几年全中国细颗粒物(PM2.5)都得到了有效控制,蓝天变多,空气更清新,联合国曾评价中国空气治理是“可借鉴的范本”。
但有喜也有忧。目前,相当一部分城市陷入新困局——近两年在空气质量普遍改善、各项空气污染物浓度有所降低的情况下,臭氧浓度不降反升,已经逐渐成为仅次于PM2.5,影响优良天数比率的重要因素。
下一步,大气污染治理怎么办?
蓝天不再是“奢侈品”
△北京市门头沟区白瀑寺内一景国是直通车陈昊星摄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近日晒出“蓝天成绩单”:
年1-11月,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累计浓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连续3个月保持“30+”,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持续保持最优。
如果说这个数字比较抽象,那么优良天数更为直观。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北京累计优良天数天,同比增加30天。
哪些区空气质量更好?
1-11月,各区PM2.5浓度在29-41微克/立方米之间,密云、怀柔、延庆、门头沟等区浓度较低,东城、西城、朝阳等区浓度较高;各区PM2.5浓度均同比下降,通州、大兴、密云等区降幅较大,东城、朝阳、海淀等区降幅较小。
“就是冲着门头沟的好天气,我们全家从城里搬了出来。不少老北京也都为了新鲜空气往郊区迁。”家住门头沟的李先生表示。
虽然郊区表现更亮眼,但从11月数据可以看出,除了昌平、门头沟、怀柔等区PM2.5降幅较大之外,西城、东城、海淀、朝阳等城区降幅也较大,城区空气质量也有所改善。
实际上,去年北京市“蓝天成绩单”就已表现亮眼。年,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值全面下降,PM2.5年平均浓度值创历史新低,密云区和怀柔区PM2.5年平均浓度值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北京的蓝天为什么多了?空气质量为什么变好了?
△图片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