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口头村,坐落在京北燕山脚下,村域面积6.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户人。曾先后获得北京市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垃圾分类先进村、环境建设管理先进村、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样本单位、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口头村。
口头村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村落,位于村北的圣泉山观音寺始建于唐代,有着多年的历史。村中存留的3处多年历史的院落,完整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如今,在乡村振兴旗帜指引下,这里展现出古韵新姿,成为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有蒸蒸日上的各色产业,载满乡愁的农耕印记,还有村民脸上洋溢的欢喜。
支部引领“好”,村庄环境“美”
曾经的口头村,发展思路不明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民就业渠道狭窄,一度成为经济条件差、发展速度慢、矛盾纠纷多的“乱村”。面对村里的落后面貌,村党支部书记翁顺利认识到:“抓村子发展,必须从支部建设入手,从党员队伍抓起。”党支部充分发挥“头雁领航”作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和管理力度,采取积分考评办法,每月一评,年底总结,缺项扣分。村里的党员服务队义务为村民服务,参加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义务劳动,带动口头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赢得了村民信服。村民们都说:“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建设美丽乡村才有希望,我们的好日子才有盼头,这样的好事儿我们必须支持。”
口头村俯瞰图。
为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村党支部积极向区、镇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大刀阔斧地开展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将各家各户的污水全部接入村级污水管线,实现自来水入户。按照高标准生态公厕进行改造,将户旱厕全部改造为水冲式厕所。硬化村内街道,取消垃圾地厢,全村实现垃圾分类处理。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工程,拆除私搭乱建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2万多立方米,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口头村种植区。
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村党支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牢抓住确定为北京市美丽乡村试点村这一契机,聘请北京古建院团队对村庄进行整体设计,深入挖掘村内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围绕“一巷如意祥云溪,一村古韵福禄地”主题,打造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古槐巷文化街,为秀丽的自然风光植入浓厚的人文气息。走进现在的口头村,“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意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无论是历经百年依然郁郁葱葱的老槐树,还是精心设计极具时代感的咖啡馆,处处都展现勃勃生机。
产业发展“好”群众心里“美”
口头村位于北京市二级水源保护区内,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既保护水源,又让老百姓有收入?经过深入研究和探寻,村党支部逐步明确了生态和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他们凭借自然优势,在村北开发建设圣泉山景区,带动村民发展民俗旅游,推出“美景+美食”套餐,形成集吃、住、游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游客络绎不绝,村民收入与日俱增。
有目共睹的发展成效更加激发了村党支部产业富民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他们大力推进民俗旅游提质升级,陆续建成十里桃花、五柳先生、牧牛小院、漫山慢水等精品民宿,建设古槐巷文化街区,打造有机水稻景观农田和圣泉花海,逐步形成了“景区+民宿街区+景观农业”的近郊旅游度假产业格局,年旅游收入达到多万元。在农业农村部举办的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推介活动中,被推介为代表北京市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之一的村落。
口头村民俗旅游项目。
为了让产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于民,口头村积极探索收入共享机制,明确圣泉山景区及其他租赁收入,村集体和村民四六分成,村民占六成,四成作为集体公益金使用。积极拓展村民就业渠道,与中宣部干部培训基地、圣泉山景区、花海等单位和企业对接,带动村民就业余人,村民得到了相对固定的劳务收入。年,全村工资性总收入万元,人均劳动所得3.5万元,同比增长6.5%。同时,为解决70岁以上老人的生活问题,村里还专门拿出资金每天在幸福老年驿站为他们免费提供两顿用餐。说起现在的生活,村里老老少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三风”建设“好”处处和谐“美”
桥梓镇连续多年开展“正家风、清村风、淳民风、做文明有礼桥梓人”主题教育活动,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吹拂古老而秀美的口头村,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迈进了一大步。
多年前,口头村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等问题时有发生。自从开展“三风”建设以来,口头村党支部组织“好家风”宣讲、评选“五好文明家庭”“美丽家庭”“好家风模范户”“最美桥梓人”,并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先进们的感人事迹,通过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在村里树新风、扬正气。几年来,先后评选孝老爱亲、敬业奉献、助人为乐、疫情先锋、教子有方等好家风模范户54户,评选最美桥梓人6名,这些村民身边的榜样,是看得见、学得着的眼前楷模,更是村风清醇、不断释放正能量的先进代表。家家户户都把评上模范户当成荣誉,每名村民都把入选最美桥梓人作为骄傲,向上向善的追求一点一滴都体现在了行动上,和谐文明在村里蔚然成风。
现在的口头村班子强、村庄美、产业兴、民风好,呈现了村富景美人和的生动画卷,打造出了美丽乡村的现实样板。村党支部深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必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们锚定打造科学城“后花园”、乡村振兴示范点的目标,持续推进产业与生态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品质,不断续写口头村“好美”生活的崭新篇章。(作者单位:北京市怀柔区委组织部)
(图片由作者提供)
征稿启事
原标题:《口头村的“好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