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新征程1968年,怀柔县革命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

年5月“文化大革命”运动爆发。怀柔全县各项工作处于半瘫痪甚至瘫痪状态。

5月24日中共怀柔县委副书记刘志运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贯期北京新市委关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的指标,并按规定传达了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

6月3日下午4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中央改组北京市委的决定和北京新市委改组北京大学党委,派工作组领导北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消息发表后,中共怀柔县委立即抽调50多名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分赴各单位,宣传中央决定。

6月6日中共怀柔县委传达北京新市委第一书记李雪峰、书记处书记高扬文关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的指示。

6月9日中共怀柔县委召开群众大会,作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动员。

年1月、年1月相继产生了县革命委员会、中共怀柔县第三届委员会,社会秩序趋向稳定,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缓慢发展。

年1月14日怀柔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革命委员会由工代会、农代会、红代会、驻军、领导干部、机关学校等代表43人组成。15人组成常委会,其中,核心组成员7人。主任:张满、副主任:陈能、范振华、汪洪贵。县革命委员会设办事组、政治组、农林组、工交财贸组、计划组、文教卫生组、政法组7个部门,实行“一元化”领导,统揽全县党政财文大权。

10月怀柔县革委会农林组改称抓革命促生产指挥组,简称生产组。工交财贸组并入生产组。计划组并入财税局。撤消文教卫生组。供销合作社与贸易公司合并,改称商业局。农、林、水、牧合并,称农业局。工业局与交通局、公路管理所合并,称工业交通局。文教局与卫生局合并为文卫局。

怀柔县汤河口公社马圈子白河永久式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此地冬桥夏渡的历史。从此,本县境内全部渡口为桥梁代替。

本年

县农机厂生产的“东方红-18型背负式机动“喷雾机”首批出口阿尔巴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共10台。

本县农业推广使用氨水,田间地头普遍修建氨水罐。

本年度统计(产值按年不变价)

全县工业总产值.5万,农村经济总收人.4万元;耕地面积30.82万亩,粮食总产量.7万公斤;干鲜果品总产量.2万公斤,商品猪3.72万头。全县财政收入.4万元;年末职工人数人,职工年平均工资元;农民人均所得81.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万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8万元。

1月11日-15日中国共产党怀柔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县革委会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有名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张满代表怀柔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向大会作的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继续革命,乘胜前进》报告。大会按照“老、中、青”、“军、干、群”两个三结合原则,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怀柔县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会由33名委员和4名候补委员组成。同时,选出了20名出席北京市党代会的代表

1月中共怀柔县委、县革委合署办公。工作机构设置:政治组、办事组、抓革命促生产指挥组。

5月怀柔县革委会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怀柔县革委会成立民政劳动局。

7月怀柔县革委会举办农业学大寨学习班,贯彻国务院北方农业会议精神,县、社干部人参加会议,会议提出“誓把怀柔变大寨”的口号。

8月23日黄花城头道关水库动工兴建。

10月怀柔水泥厂建成投产,为县内第一家水泥厂。

11月20日怀柔县农村第二批个大队“一打三反”运动开始。市、县抽调近名干部到各公社协助工作。

12月15日怀柔县农机工业局原编制撤销,分别建立工业局、农业机械局。

冬全县兴修大寨田,闸沟造地,平整土地的群众运动形成高潮。

本年全县粮食总产达万公斤,亩产首次突破公斤大关,达到公斤。跨过了“黄河”。

本年度统计(产值按年不变价)

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2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万元。农业总产值.7万元;耕地面积30.91万亩,粮食总产量.6万公斤;干鲜果品总产量.5万公斤;商品猪4.76万头。全县财政收入.7万元;年末职工人数人,职工年平均工资元;农民人均所得82.9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万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6万元。

资料来源:区党史办区档案馆

编辑:胡赛男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22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