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区里的车棚风波

在怀柔区龙山街道有一处今年刚交房的小区。这里道路整洁、环境优美,小区共有户,大部分住户正在装修,期待搬入新居。

近日,本应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新小区却因一处“突如其来”的车棚陷入风波。原来,小区里一处已经建好的绿地,在未经业主们同意的情况下,竟被改建成了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

为何小区绿地会摇身一变成为电动自行车棚?面对业主们接二连三的质疑,小区开发商将如何回应?本期《向前一步》邀请居民、物业、开发商各方面对面沟通,共同解决绿地上生出的“车棚风波”~

争端

沟通现场意见混杂,一部分居民支持建设充电车棚,另一部分居民则表示强烈反对。开发商与物业主动表示,未事先征得业主意见就建设车棚的行为确实欠妥,目前已将车棚拆除。

车棚已拆,居民需求却不能视而不见。根据抽样调查,小区内60%~70%的居民是有电动车的,没有了充电车棚,这部分电动车停放及充电的需求又成了待解难题。

居民们希望恢复小区最开始承诺的人车分流,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移至地下。开发商介绍,在设计之初,为实现人车分流专门设计了一部电梯通往地下,但在小区的建设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些变化。

年8月1日,《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开始施行。其中第三十七条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依照现行政策,电动自行车是不能进入楼内的。也就是说,要满足居民电动车停放及充电的需求就必须建设车棚,而一旦车棚建成,又与人车分流的承诺相矛盾。新小区面临着新难题,究竟要不要建电动自行车棚?

择址

建设电动自行车棚是一项民生工程,北京市相关政策中明确指出,在居住区内利用公共空间建设充电设施及配套电动自行车车棚,有利于提升居民舒适度和便利度,按照设备管理,免予办理规划审批手续。

业主们当然也希望小区配套设施齐全,但是无法接受让车棚“侵占”原定的绿化面积,也担心孩子们在附近玩耍时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在哪里建充电车棚成了新的讨论焦点。

物业公司和开发商经过多次调研,最终拿出了4个方案供居民选择。这4个方案具体是什么?居民们能否达成一致,让车棚“安家”?

一场始于误解的争端,一次敞开心扉的交谈。一个新小区在问题的产生、争论与磨合中找到了各方齐心解决问题的“钥匙”。这场“车棚风波”究竟结局如何?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56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